今天给大家带来有关马戏团助手的内容,以下关于马作为人才的象征最早见于何书?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。
马作为人才的象征最早见于何书?

:“马是六畜之一,在公元前的3500年时,我国就开始驯养野马了。在山东章丘的龙山文化遗址中,曾掘到过马的骨骼。马的可贵,在于行动的迅速。它在短跑中,1分钟能跑1000米,还能跃过8米宽的壕沟,越过4米高的路障。专供骑乘的阿拉伯马,是马中的大个头,那是一种奔驰特快的名驹。现代的赛马,就是从这个良种里培养出来的。如它的后裔汉布顿马,1秒钟能跑17米,如昼夜不停蹄,一天可以跑1000多公里,真不愧是‘千里名驹’呢!
马很好动,又勇敢善战,是战士最为理想的坐骑。而骑兵,又是最早的快速部队。当马儿遇到敌人时,颈部会高耸起来,双耳向后,目光炯炯地摆出一副好战的姿态。当它受惊时,两耳会前竖,还会频频转动,不时打起响鼻。当马感到疲倦了,就会低下头,连眼睛也会半闭起来;如果过分吃力,又得不到休息的话,马会连连眨动睫毛,而且眼泪汪汪,显出一副哭泣的可怜相。
好马,对战士的感情是很深的。如法国的名将拿破仑,当他还是普通一兵时,曾因中弹倒地,他的战马‘玛利亚’,就将脊背贴地,抄起他来就跑。阿拉伯有个叫‘阿布’的战士,他在土耳其战场上,因受伤而被俘,还被捆住了手脚。挨到天黑,战马竟用牙齿咬住他的腰带,将他救回了营房。由于马很驯服,又很有感情,所以在英法两国,都把马看作是一种幸福的象征。
马的嗅觉很灵,能发现几里路外的水源,而且对气味和声音,有很强的记忆力,能从遥远的地方回到自己的故乡。相传在春秋战国时,当齐桓公于春天率领士兵去攻打孤竹,直到冬天才收兵。谁知中途却迷路了。幸喜大臣管仲想到马能认识归途,便放几匹老马在前面带路,才走出了迷途。从此,就留下一句‘老马识途’的成语。据说英国有个饲养场,曾卖出一匹马到远方的矿井中去拉车。它在井下整整工作了10个年头,主人看它老了,才让它回到地面。谁知马一出井口,便顾自跑回娘家——到饲养场去了。
在家畜中,马是最有表演才能的动物,所以成为马戏团里的主角。据《山海经》的记载,‘夏启’时就开始让马跳舞。由于马能随着音乐的节奏而翩翩起舞,被誉为动物界中的‘芭蕾舞大师’。德国柏林的奥斯廷公爵,曾养过一匹叫‘汉斯’的白马,它能用蹄击石,敲出‘笃笃’的声音来做算术,甚至连主人刚刚想到,还来不及说出口的习题,马也能算出正确的答数来。这个消息传到伦敦时,英国的大马戏团团长巴什,挑选5名助手去观察,可惜没有找出破绽来。后来,动物学家冯斯特教授也到奥斯廷家去研究。一天,他出了一道连自己也不知答案的题目:‘从柏林到伦敦有多少公里?’只见汉斯大眼望着教授的面庞,把刚刚举起的蹄又放了下去,原来马是从人的脸部表情中来获得暗示的。如3+2=?人在等待回答的时候,往往出现嘴唇紧闭,脸上肌肉紧张的神态。当马蹄刚敲击到‘5’次时,人的嘴唇又会不自觉地张开,眼睑会下垂,脸色会显得微红。于是,马就不再用蹄击石了。”
马的故事很多,
有伯乐相马,
秦琼卖马等,以下也是:
晏婴智救养马人
这也是春秋时候的一个故事。
有一天,有人送给齐国国君齐景公一匹好马。那马长得身高体壮,爬山越岭像走平地一样。齐景公见了,心里十分欢喜,就派了一个最会养马的人,专门饲养。可是没过多久,那匹马忽然得急病死了。
齐景公知道了,肺都要气炸啦,直嚷:“把养马人抓来杀了!把他剁成几大块!”
卫兵把养马人绑来了,正要动刑,齐国有名的大臣晏婴来了,说:“等一下,先别忙杀。”
齐景公问:“你要干什么?”
晏婴说:“大王,您为一匹马就用这种刑罚,别人不会说您太残酷了吗?”
齐景公想了一想,说:“那就先把他关到牢里去。”
晏婴笑着说:“好,把他关起来。不过,就这样把他下了牢,他还不知道犯了什么罪。最好先宣布他的罪状,然后关他,好让他口服心服。”
齐景公说:“那你就替我宣布吧。”
晏婴走上前去,大声说:“养马人听着!你是大王的马夫,没把大王的马养好,让马病死了,这是你头一条罪状。你使大王为了一匹马处罚了一个人,这是你第二条罪状。这个消息传出去,会引起天下人笑话大王,这是你第三条罪状。你犯了这样三条大罪,因此大王要把你下牢。”
齐景公听了晏婴的话,觉得不是味儿,再一想,才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做,就叹了一口气,说:“算了,放了他吧。我不能为一匹马来处罚一个人,让天下人都说我的坏话。”
汉血马经典故事
汉血马以前脖子流出的汉有红色物质,像流血一般,故称之。中国古代称为
「大宛马」、「两极天马」,现称为「阿哈马」。
二千年前,世界马种处于原始土种状态,中亚土库曼斯坦干旱少雨的沙漠绿
洲中,已曾有十分优秀的快马——汉血马。张骞出塞发现了汉血马。当张骞向汉
武帝汇报大宛马后,武帝便命张骞带百余人的使团去了大宛国(今土库曼斯坦)
求马,带一尊黄金马的模型,希望以此重新换回大宛马。结果大宛国不允,归途
中汉使被杀,金马遇劫,大宛国是一封闭小国,并不知中国的强大,此种行为使
汉武帝大怒,逐作出武力取马的决定,从此爆发了两次大宛马战争。李广利将军
率兵数万人首次惩罚失利,第二次大获全胜,大宛国献出三千匹马给汉朝,二次
战争始得大宛马,可见汉朝重视马匹到何种程度。
当今纯血种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汉血马血统,而今汉血马是最长寿马,可
活到二十三岁。
周穆王八骏 《拾遗记》:
一名 绝地,足不践土。二名 翻羽,行越飞禽。三名 奔宵,野行万里。四名 越影,逐日而行。五名 逾辉,毛色炳耀。六名 超光,一形十影。七名 腾雾,乘云而奔。八名 挟翼,身有肉翅。
《塞翁失马》
马的成语:
1【一马当先】作战或做事时,不畏艰难,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。
2.【千军万马】形容士兵众多,声势壮大。
3.【天马行空】喻才思豪放飘逸。
4.【心猿意马】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。
5.【犬马之劳】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。
6.【汗马功劳】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。
7.【老马识途】喻经验丰富的人。
8.【兵荒马乱】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,秩序之紊乱。
9.【走马看花】大略观看事务外象,无暇细究其底蕴。
10.【车水马龙】形容繁华热闹。
11.【招兵买马】征招士兵,购买马匹;指集结武力,预谋作战。
12【金戈铁马】表示军队装备很好,作战力非常强;或喻战争。
13【青梅竹马】指幼时游戏的伴侣。
14【指鹿为马】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。
15【秣马厉兵】磨快武器,喂饱战马,准备战斗;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。
16【马耳东风】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,听过就忘。
17【马到成功】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。
18【马革里尸】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。
19【马首是瞻】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。
20【马齿徒长】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,但没有大作为。
21【塞翁失马】(1)比喻人因祸得福。(2)形容祸福无常,不能遽下定论。
22【驷马难追】话一说出口,难以收回。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,要信守诺言。
23【龙马精神】形容精神健旺、充沛。
24【声色犬马】形容生活非常糜烂。
25【悬崖勒马】喻到了危险的边缘,及时醒悟回头。
26.马叫人欢
27千军万马
28马不停蹄
29万马奔腾
30快马加鞭